-
2019-01 作者:親子天下
第三屆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啟動招募,兩岸三地再度聯手,首度邀請學前幼兒教育創新領袖加入,共同打造華人教育新藍圖。
-
2019-01 作者:黃敦晴
美國目前政壇僅次於正副總統的第三號影響力人物是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她的政治生涯從47歲才開始、29歲時她已經是5個孩子的媽媽,但是推著娃娃車也要擔任政黨義工,等到孩子都上大學後才開始參選的歐巴桑,如何從家庭主婦成為目前美國政壇最有影響力的女人。
-
2019-01 作者:TOYOTA
用愛分享愛,TOYOTA長期投入在地關懷,從二〇一六年起,在全台TOYOTA服務廠設置玩具回收箱,響應玩具再生回收,更舉辦一系列活動,如玩具復活節、小小技師體驗,每年在寒暑假邀請大專生背著傳愛背包到偏鄉服務,讓資源與愛都能生生不息。
-
2018-10 作者:黃敦晴
家有高顏值的兒子嗎?花美男般的小鮮肉風潮,掀起了中國大陸論戰,擔心化妝的年輕男孩們有礙社會發展與國家前途。中國大陸的父母和輿論在擔心些什麼?在外國媒體眼裡,這可是一場社會震撼,也反映了性平教育之需要……
-
2018-09 作者:陳盈螢
三年來,有個持續經營群眾募集平台的鹿樂團隊,做起媒合偏鄉小校的「人力銀行」。他們為學校募來各式各樣的老師,只要對教育有熱情,都是他們想要找的人。
-
2018-09 作者:黃敦晴
今年9月,馬雲宣布阿里巴巴接班計畫的同時,中國大陸杭州市規畫局官網正公告馬雲與阿里巴巴合夥人共同成立的「雲谷」學校計畫。不當馬主席的馬老師,正在打造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生態系,培養下一個馬雲……
-
2018-06 作者:王韻齡
國中會考成績公布,據統計每年都有5成以上國中畢業生選擇讀高職,「不會念書才讀職科」的觀念已逐漸被顛覆。但如何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強項,爸媽和師長可以掌握聰明選高職的3個重點。
-
2018-05 作者:賓靜蓀
這所「學校」不設教室、沒有傳統課程,甚至學生畢業後沒有學籍…… 理想十足的教育計畫,卻吸引數億人民幣融資, 構想出自一位高中畢業、二十一歲的創辦人。
-
2018-04 作者:賓靜蓀
這所「學校」不設教室、沒有傳統課程, 甚至學生畢業後沒有學籍…… 理想十足的教育計畫,卻吸引數千萬人民幣融資, 構想出自高中畢業、21歲的創辦人。
-
2018-03 作者:許家齊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推出「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創造了一個新的師資培育型態,報名者不限背景與年紀,重要的是對實驗教育有熱忱。
-
2018-03 作者:程遠茜
濯亞打造自己的學制、課程和師培系統。以信仰為支撐,集結東西方教育的優點,實驗出小而美的教會學校。
-
2018-02 作者:吳淑娟
和寶寶講話,是每個大人都做得到的。發展學者早已指出,大人較常和孩子講話的時間包括用餐、玩耍、穿衣、洗澡,以及共讀等情境,其中仍然以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時,大人用到的語言在質與量方面都是最多的。
-
2018-01 作者:王韻齡
什麼是「實驗教育園區」?全國第一座「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暨公辦民營學校」設在台中市的東勢高工內,當地因921地震後災情慘重,學校早已遷走,為活化廢棄校地,將打造成一所12年一貫的實驗學校,目前已展開經營團隊的招募,預計在3月公布獲選名單,108年就要開始...
-
2018-01 作者:田育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教育的路上,3C不是妖魔鬼怪,科技也不是讓教育翻轉的萬靈丹。如何善用網路科技的力量,幫助孩子學得更好?
-
2018-01 作者:吳淑娟
已有大量的證據顯示,盡早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可以促進孩童的語言能力以及未來的閱讀能力,進而幫助孩子就學後的學業成就。然而,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到底如何能促進大腦的發展?
-
2018-01 作者:曾世杰
傳統觀念將子女視為父母的所有物,父母、子女都這樣想。時至今日,這樣的文化觀仍處處影響我們的家庭、教育、生活。上一代是否能放下成見,相信孩子早有能作主的能力與權利?
-
2017-12 作者:張益勤
「原來服務奉獻不必搭飛機,坐莒光號就可以」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陳宥達醫學院畢業那年,做了一個讓親友訝異的決定:他停下醫師訓練的腳步,遠赴高雄那瑪夏當推廣閱讀的志工。他發現台灣偏鄉發展遲緩的兒童比例,是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平均數的3倍,於是...
-
2017-12 作者:張益勤
升大學不看筆試,特殊選才正式成為升大學管道之一,交通大學也在今年首次以百川計劃加入選才行列,今年全台大學有五百多個名額釋出。
-
2017-11 作者:程遠茜
當多數公立學校用紙筆測驗做為期末評量,和平實小的考試很不一樣,不僅老師、學生都不在教室裡,還邀請爸媽到教室外的走廊「考試」。考試內容就配合這個學季的學習內容,找來爸媽參加「古文明旅展」玩闖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