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藉由與兒童切身相關的圖文,像是蘋果、冰淇淋與洋蔥,從「選擇」的角度切入,使小孩馬上能夠理解並抓住選舉的核心精神和基本形式──從所有的候選項目中,挑選出自己所喜愛或對自己有益的那一個。為了讓自己心儀的選項脫穎而出,許多遊說的活動也因應而生。而最終表決的結...
-
2019-10 作者:賓靜蓀
台灣假訊息現象嚴重,很多父母卻以為假訊息跟自己孩子無關。從認知心理學看,現代小孩因為長時間上網,只接收破碎資訊,大腦會逐漸不思考⋯⋯對抗假訊息,是大人與孩子都刻不容緩的新學習。
-
2019-10 作者:黃怡菁
兒少表意權被列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障之一。瑞典少女桑伯格為氣候變遷發起抗議行動,影響全球。台灣兒少願意對和自身有關的事務,或是社會公共事務表達意見的比例為何?
-
2019-10 作者:沈伯洋
專研白領犯罪的沈伯洋,形容政府、企業挾科技引發的資訊戰,是一場不流血的戰爭,而台灣,已經被捲入這場戰爭。了解假訊息利用大腦和情緒的機制,就有機會戰勝。
-
2019-10 作者:歐莎.倫費斯特(Åsa Lundqvist)
瑞典有近3成的男性請親職假在家育兒。在瑞典,性別更平等的家務和育兒分工,並非一朝一夕達成,也歷經了長期發展。社會、企業雇主是如何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讓父親參與家務和育兒的比例愈來愈高?
-
2019-09 作者:蘇岱崙
瑞典擁有全世界最慷慨的親職假,瑞典攝影師約翰.巴夫曼(Johan Bävman)記錄下「瑞典爸爸」育兒的日常,9月21、22日在台北展出。瑞典街頭到處可見推著嬰兒車的育兒帥爸,背後實質意涵是家務分工更性別平等,也連帶讓瑞典婦女生育率、就業率「雙高」。能...
-
2019-08 作者:陳雅慧、賓靜蓀
多元升學是台灣教改的主要重點,一路雖有爭議,但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不管是新課綱或考招制度,對的方向不會改變,師長要做的是,協助孩子改變學習方法。
-
2019-08 作者:賓靜蓀、陳雅慧
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親子天下專訪強調,108課綱已經正式上路,這是一個10年的過程,政策不會走回頭路。他指出,目前有將近27%大學生覺得選錯科系、走錯路,這是一個警訊。未來人才最需要的人工智慧(AI)、數位、美感、創新和設計,在學校是沒有科目對接,更該思...
-
2019-08 作者:蘇岱崙
瑞典高中的瑞典文課程,學生拿到的教材是媒體上的報導文章,從練習摘要、閱讀不同立場文章,到寫下自己的論辯文。數學科也能融入公民素養,培養高中生正確解讀數據和圖表判讀的能力,才不會被片面的政治宣傳誤導、欺騙。
-
2019-05 作者:黃敦晴
哪對夫妻不吵架?哪對爸媽想讓孩子看到不理性的唇槍舌戰、甚至有樣學樣?又有哪對爸媽故意準備好要吵架?忍不住非得吵時,在孩子面前應該怎樣吵才對?先看好、練好這些訣竅,別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給孩子錯誤的示範。
-
2019-04 作者:文 ‧ 林倖妃、伍芬婕│研究 ‧ 林佳賢、邱學慈
國際認證,台灣是全球被境外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國家,但更迫切的問題,早已在國內爆發。《天下》專訪已接到2020總統大選案的網軍操盤手,他信心滿滿:「社群平台是自由的,我50個帳號,很快就可以扭轉風向。」
-
2019-03 作者:張益勤
社會科一直被認為是「背多分」的科目,但是隨著素養考題的趨勢,愈來愈多的考題不再是考記憶,而是考運用資料的能力。
-
2019-02 作者:黃敦晴
當我們的孩子在滑手機、背書苦讀時,歐美有一群中小學生跨國串聯走上街頭。孩子們參與公眾議題,關心未來的方式,已經超越很多大人可以想像。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不是湊湊熱鬧、說說而已。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是怎麼做到的,大人們又怎麼看?
-
2019-01 作者:黃敦晴
美國目前政壇僅次於正副總統的第三號影響力人物是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她的政治生涯從47歲才開始、29歲時她已經是5個孩子的媽媽,但是推著娃娃車也要擔任政黨義工,等到孩子都上大學後才開始參選的歐巴桑,如何從家庭主婦成為目前美國政壇最有影響力的女人。
-
2019-01 作者:林竹芸
苦讀十年,大學畢業後卻發現學歷無法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該如何驅動孩子學習?芬蘭百年的教育遠景是集結跨域人才推動教改、老師帶孩子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動。
-
2018-12 作者:天下雜誌│田孟心
即將上路的108歷史課綱,不免俗地再度成了政治的戰場,加上首次出現的「素養導向」教學目標,令教學現場的歷史老師們備感茫然。台灣第一個由近百位中學老師自發成立的歷史教學學會因而誕生。他們要怎麼翻轉歷史教育?
-
2018-11 作者:曾多聞
選舉剛結束,幾家歡樂幾家愁。家族聚會時,難免會遇到支持立場不同的親友,應該避免政治話題嗎?有幾個建議,可以避免尷尬場面。
-
2018-11 作者:王韻齡
本週六就是選舉日,國教行動聯盟等多個教育團體,今天匯整出一份「六都市長候選人教育政見比較」,其中關於12年國教、性平教育、幼教公共化、狼師防治等家長最關切的議題,共收集到13位候選人的不同意見,供家長投票前參考。
-
2018-11 作者:許家齊
11月24日將進行九合一大選與公投,選舉氣氛愈來愈濃厚。這次公投共有10案,究竟要怎麼投?投票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親子天下》訪問公民老師,為投票者上一堂實用公民課。
-
2018-10 作者:黃敦晴
美國跟台灣一樣即將在11月進行大選,候選人也一樣漫天互相攻訐,政見卻不清不楚。美國人怎麼跟孩子談選舉?如何用一張紙,讓孩子了解政黨生態與選舉的意義,秒懂關鍵的國家大事?如何洗刷媒體中負面政治謾罵對孩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