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 作者:王川華
許多研究實證,從小多對孩子說話、多跟孩子互動,將有助於形塑孩子人格特質、提升語言表達及學習能力。踏入幼教領域已有30餘年、現為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的王川華老師,和《親子天下》分享她的經驗,告訴家長如何和寶寶說話,對成長發展最有幫助。
-
2019-05 作者:黃敦晴
人生的學習,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了。但是贏在起跑點的祕訣,不是帶著孩子參加各種課程,而是多跟孩子說話、互動,而且機會就藏在我們忽視的生活點滴中。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帶領親子共同經歷一趟發現之旅……
-
2019-05 作者:許翠瑄
和孩子多說話,可以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然而,有些話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大腦發展,像是:否定句、禁止句、指令、簡短命令。
-
2019-04 作者:賓靜蓀
隨著手機和通訊軟體的發達,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一邊陪小孩,一邊滑手機的場景也隨處可見,認為嬰兒還小不懂、認為人在小孩身邊就是陪伴……這種「人在心不在」的育兒,正在錯過幫孩子打造好腦力的黃金期。
-
2019-04 作者:李佩芬
「三千萬字計畫」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博士提出,孩子不是生來聰明,而是透過大量親子對話而變得聰明。只要掌握三個簡單的親子對話互動方式,每位爸媽都可以創造豐富的早期語言環境。
-
2019-04 作者:丹娜.蘇斯金
人類大腦的基本連結,也就是所有思考與學習的基礎,大都發生在生命的前三年。我們現在知道,最佳的大腦發展狀態取決於語言。一旦忽略這段時期,就是永遠錯過。美國「三千萬字計畫」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表示:貧乏的早期語言環境,為孩子帶來的負...
-
2019-04 作者:丹娜.蘇斯金
美國「三千萬字計畫」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表示:「科學研究發現,當小孩與父母的互動,家長是以『不要』、『結束』、『停止』等命令句開始時,這對孩子的發展會產生強大的抑制效應。」
-
2019-04 作者:丹娜.蘇斯金
為孩子建立正面的早期語言環境,不僅是提供字彙,確切來說,也反映出溫暖而滋養的關係。想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並不表示要在忙碌生活中騰出專屬時間。無論日常活動有多平凡、瑣碎,《父母的語言》所闡釋的三千萬字計畫的核心概念──三T原則,都能自然融入其中。家長或照...
-
2019-04 作者:丹娜.蘇斯金
美國「三千萬字計畫」創辦人──丹娜‧蘇斯金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表示:「科學研究發現,當小孩與父母的互動,家長是以『不要』、『結束』、『停止』等命令句開始時,這對孩子的發展會產生強大的抑制效應。」「三千萬字計畫」提出有別於指令的替代方案,稱之為「原因思...
-
2019-04
線上課程開課後,我陸續收到了不少學員對於「溝通」問題的回饋與詢問,以下我整理了一題不少人曾問過的「情緒引導」問題,並歸納出父母可以掌握的五大要點,提供各位參考。
-
2018-12 作者:親子天下編輯部
在每年國際書展現場,我們總常聽見許多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疑慮、困擾,希望除了配合孩子的適齡選書以外,能有多一些方法替孩子預備日後學習的銜接。學前的閱讀能力則關係日後的語文認知,於是親子天下尋覓了多位專家,提供中英雙語啟蒙寶盒,讓孩子在聽、說、讀、玩中無壓...
-
2018-07 作者:陳雅慧、賓靜蓀
父母的語言,對嬰幼兒有強大影響力。從出生第一天,父母就該開心的和寶寶雙向對話,而非單向訓話,父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和傳遞的情感,有助寶寶大腦發展,影響未來的學習。
-
2018-07 作者:陳珮雯
當科技發展的速度讓人追趕不上,再談數位管教時,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觀點:從禁止到引導孩子能夠駕馭科技,擁有自己學的能力。但這絕非父母將手機或平板電腦交給孩子,再給孩子一張線上課程清單。數位時代的自主學習養成關鍵,仍不脫親子實體的互動與陪伴。
-
2018-07 作者:陳雅慧、賓靜蓀
現代父母常把小孩交給3C保母,自己也低頭滑手機,親子互動減少……專家提醒,寶寶四歲前接觸到語言的質和量,會影響腦部發展,不論科技怎麼變,永遠要和孩子多說話。
-
2012-09 作者:張黛眉(賽斯身心靈診所、天晴診所臨床心理師)
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 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挫折無力。
-
2012-09 作者:李坤珊
孩子一哭鬧,大多數爸媽當下不是退縮就是生氣,無可奈何。想與孩子的「哭」和平相處,第一步就是別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