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 作者:黃瑽寧
長輩愛孫但佔有慾強,有時改不掉慣用的負面語言溝通,很擔心會不會間接影響孩子的人格?這個台灣許多家庭常遇到的狀況題,黃醫師從另一個角度提供建議。
-
2018-09 作者:賓靜蓀
道禾是台灣第一代實驗學校,二十多年來,打造出一個以東方美學、華人文化為學習內容的k-12書院體系。今年起,更在竹北推出三代塾,和產科醫院、月子中心合作,希望全家三代都能一起來學習。
-
2018-09 作者:李崇建
在這個事事都加速的年代,如何培養思想獨立、精神獨立又富有創造力的孩子?親子共讀是個非常好的方式,透過不斷提問,勾勒出孩子及家長內心深處的情緒狀態;透過提問,將一貫的「聽話」教育提升至「對話」教育……
-
2018-08 作者:拉爾夫.凱斯帕、烏爾里希.霍夫曼
「德國爸爸」發現,孩子送去爺奶家都在耍廢,和把孩子丟包的父母在家做的事也差不多,不如邀孩子一起來吧!訂下一天忘卻管教原則、盡情耍廢的「悠閒日」,暫時拋開平常的管束,度過一段全家人都能放鬆的時光。
-
2018-07 作者:Carol凱若媽咪
我們無法掌控未來,但「當下」的每一刻,與「眼前」仍舊存在的家人,才是最該花時間珍惜的。我們身為父母,當然盡心盡力!然而更重要的是,永遠提醒自己保持著「孩子的平安快樂最重要」這樣的珍惜與謙卑。
-
2018-06 作者:陳珮雯
暑假避免學習滑落,3C又禁不了,不妨趁勢運用科技,引導孩子的3C行為從「娛樂」轉向「學會如何學」。各界專家建議5個行動,在數位時代養出自主學習的小孩子。
-
2018-05 作者:邱紹雯
低生育率讓台灣面臨空前的人口危機,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將減輕年輕父母育兒經濟負擔,從今年8月起陸續實施。
-
2018-05
至善基金會致力推廣「友愛」一精神與信念,今年將舉辦「攝影徵件」活動,希望透過孩子最純粹、天真的視角,拍下愛。
-
2018-05 作者:賓靜蓀、許家齊
在北京,家長和學生壓力都大。精英家長為了孩子擠進名校,什麼資源都要搶;而沒有北京戶口的「北漂」父母,更是得面臨高教育成本及升學等壓力。
-
2018-04 作者:程遠茜
獲文學獎無數的陳榕笙從小不愛念書卻愛閱讀,年少就離家,在輟學與復學間反覆,直到遇到賞識他搗蛋創作的老師……
-
2018-02 作者:程遠茜
怎樣才能成為一位作家?要讀過什麼書才能累積創作能量?兒童少年文學作家陳榕笙從小與「認真讀書」無緣,卻在母親強大的的購書欲以及老師的提攜下,從搗蛋亂寫週記的問題學生,變成了屢屢得獎的兒少文學作家。
-
2017-10 作者:蘇岱崙
年輕女生愛化妝不稀奇,台中新民高中三年級林苡萱有點不同,她專為銀髮族化妝。她創了一支全國獨一無二的「銀髮彩妝志工服務隊」,帶領一群高中生們,定期到社區、護理之家服務,教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們保養、化妝。讓爺奶們充滿歲月痕跡的臉龐看起來更年輕的,其實不是化...
-
2017-10 作者:李宜蓁
島嶼的集體記憶,一個跨校、跨領域、跨年段的共備社群,連結了全台師生,在不同學校成為在地化課程,從記下家庭回憶開始,給孩子具備學科與情意的學習。
-
2017-07 作者:Selena
台灣職人帶著保存文化及手藝的使命感,持續堅守舞台。假日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體驗傳統台灣工藝之美,在工業發展下,職人如何轉型,為這些工藝再造價值。
-
2017-01 作者:宅女小紅
有一種乖,是別人家小孩都很乖。人生要比的事已經太多,媽媽不比,公婆親戚還幫你比,這不累嗎?修昂轉念發功,幫馬麻們放輕鬆。
-
2016-07 作者:李京諭
本職是室內設計師的林厚進,藏不住藝術家的靈魂,因而創立賽先生科學工廠。他用設計精品的態度,構思科學玩具,讓生硬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有趣。
-
2016-07 作者:詹志禹
現今大學入學方式多元化, 一直都有制度不公、甚至主張恢復聯考的聲音。 聯考真的比較客觀公正嗎?
-
2016-06 作者:朱世明
許多爸媽爺奶都很關心寶寶生長有沒有按照「七坐八爬九發牙」,我會建議爸媽比對兒童健康手冊的發展指標,看寶寶是否有跟上發展進度。
-
2016-06 作者:張瀞文
暑假是孩子的天堂,卻也可能變成媽媽的戰鬥營!面對孩子漫長的暑假,職業婦女、全職媽媽該如何備戰?如何讓孩子有個豐富、充實的假期?
-
2016-01 作者:賓靜蓀、秦嘉彌
《親子天下》【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三部曲】,從去年十一月號開始,探討現代學校和家庭結構性的挑戰,並指出改革的起點。這一次,則從三十六個人的生命故事開始,我們要和你分享,翻轉孩子生命並不難,你和我都有能力,在別人生命的雨天,撐起一把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