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洋蔥數學台灣
數學計算題常常會用到很多算式解題,但有沒有更簡便的方式,用一個式子就說能清楚呢?
-
2019-12 作者:黃敦晴
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小國愛沙尼亞,在近兩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成為耀眼新星,不僅打敗芬蘭,還成為歐洲第一。仔細探尋愛沙尼亞崛起的過程,融合了亞洲與北歐式的教育哲學。
-
2019-12 作者:IOHS
幫孩子戒尿布,是訓練他們生活自主的開始,但許多媽媽反映,如何讓孩子睡覺不尿床,是一大挑戰。看見媽媽們的困擾,尿床守衛隊結合科技、兼顧安全,陪伴孩子自信跨出成長的第一步。
-
2019-12 作者:孫明儀
我在工作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寶哭鬧耍脾氣,拒絕在場的爸爸抱他,執意要找媽媽安撫。偏偏媽媽那時要照顧小寶寶,無法及時滿足大寶的需求,於是,大寶哭得歇斯底里難以受控,一旁是分身乏術的媽媽,和情緒挫折的爸爸。
-
2019-12 作者:孫明儀
如果我們能理解幼兒對父母的愛有多濃烈,就能理解他們有多害怕被取代。
-
2019-12 作者:黃瑽寧
這兩把神奇的刀,分別是「好奇同理」與「自我對話」。
-
2019-12 作者:譚淑娟(大小繪本館長)
大人不應該只急切地幫孩子選擇有「教化」意義的繪本,父母親必須扮演適當傳遞者的「媒介」角色,透過作者所提供的文本、圖像,在不背離文本、不誇飾失焦的穩定狀態下,陪伴孩子一起融入故事角色之中,幫助孩子將自己原本已知的經驗運用在圖文的推理、解碼上,同時讓書中的...
-
2019-12 作者:譚淑娟(大小繪本館長)
家長最關切的問題,然而「問一個好問題」本質就涵蓋著上對下的指導氛圍,我們不如換一個角度,藉由和孩子聊一聊在閱讀中感興趣的事,拉近彼此分享溝通的距離。
-
2019-12 作者:張意婷整理
108課綱中有一個重點是閱讀素養,什麼是閱讀素養?家長又該如何面對這個全新名詞呢?2019年10月的【兒童閱讀診「聊」室】邀請到小大繪本館館長譚淑娟跟大家一起了解閱讀素養。
-
2019-12 作者:親子天下社群中心 王子寧
滿滿圍籬、鷹架、水泥牆、日光燈、亮橘色三角錐…走進這裡,映入眼簾的景象彷彿誤闖工地一般,其實這是位在台中勤美誠品正後方,一座結合工地環境,突破圍籬,讓民眾與社區能共同參與工地文化的「美術館」,整個環境設計與規劃,徹底地顛覆傳統工地給人的印象。
-
2019-12 作者:JT
生活是過得好好的,可為什麼總有難以名狀的無力感?一起來聊聊被輕忽的憂鬱症狀。
-
2019-12 作者:王韻齡
2018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結果出爐,今年以閱讀為主測,台灣在79個國家中排名第17,較上次以閱讀為主測的2009年微幅上升,城鄉差距、性別差距也縮小。不過,閱讀低成就學生沒有明顯改善,且有近半比例學生容易放棄答題。
-
2019-12 作者:張意婷整理
有時候會遇到年紀甚小的孩子不太敢嘗試科學活動,可能習慣先觀察,也可能是對於未知的反應感到害怕,或是觸覺敏感,又或者是害怕失敗,爸媽不用過度擔心,也不避勉強,可以自己先操作,讓孩子在一旁觀察爸媽如何操作進行遊戲,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不用強迫一定要如何進行,...
-
2019-12 作者:洋蔥數學台灣
直式乘法,容易讓小孩失分?直式乘法有一個重要的學習精神:『問題拆解』,也就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
2019-12 作者:親子天下影音團隊
新聞上、網路上充滿了「投票議題」,當孩子朦朧地說:「誰誰誰當總統」身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向孩子解釋呢?
12月兒童閱讀診「聊」室特別邀請兒童文學工作者#劉清彥 來跟大家聊,如何用以輕鬆有趣的方式,一層層引導孩子理解選舉的意義和過程,鼓勵他們參與公...
-
2019-12 作者:《小行星幼兒誌》主編吳炫梅
您是個勇於面對問題的人嗎? 當生活中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您會用什麼態度和方法來解決這些變數呢?大人面對問題的思考脈絡和解決克服的歷程,是孩子觀察、模仿的焦點之一,他們會依樣畫葫蘆去解決自己遇到的種種問題。
-
2019-11 作者:楊若晨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由曾被貼上「壞孩子」標籤的余浩瑋領軍,是台灣第一個關懷青少年議題的劇團。青藝盟今年推出的舞台劇《愛情拳擊包3.0》,由正在經歷這一切的高中生所編寫、詮釋,適合想了解孩子更多的師長、想讓爸媽明白自己的青少年一同觀看。
-
2019-11 作者:邱紹雯
當人們一再歌頌與讚揚媽媽如同超人般萬能與偉大時,究竟是在稱讚她,還是害了她?蔡康永認為,能允許自己在人前流露脆弱與困惑的媽媽,才是該推崇的高情商媽媽。
-
2019-11 作者:李佩璇、蘇岱崙
《蝴蝶朵朵》由已故作家幸佳慧創作,是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創作之初,她就找勵馨基金會合作要結合宣導講師培訓,讓這個議題能深入台灣各角落。勵馨29日宣布募資超過444萬元超越原先目標,也規劃4大工作項目,延續幸佳慧遺願,喚起各界對「熟...
-
2019-11 作者:吳昌政、郭珮貞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來到最終篇,透過參與計畫教師分享教學現場的經驗,看到長篇小說之於青年的影響力。本篇文章邀請到建國中學的吳昌政老師與科園實中的郭珮貞老師來筆談。從彼此對文學與文學教育的看法展開,進而談到教學現場如何在閱讀課程中帶領學生走進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