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 作者:李佩璇
亮晶晶、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書套,是許多小學生開學必買文具。新北市消保官抽檢10款書套的產品標示、重金屬及塑化劑,有3款書套塑化劑超標,產品目前已下架,小兒科醫師藉此告訴家長如何在生活中減少塑化劑毒害。
-
2018-12 作者:Good TV【愛+好醫生】
現代台灣家長,大部分已經不太避諱談論「性教育」這個議題,除了尊重學校的課程之外,通常也願意在家與孩子分享。但是說起性教育,其範圍是如此的廣泛,甚至有很多主題其實跟「性行為」毫無關聯,內容可能屬於生理學、心理學,甚至是社會學科,一般父母很難面面俱到,同時...
-
2018-10 作者:親子天下影音團隊
「女兒經痛得很厲害,怎麼辦?」「月經幾歲來才算太早?」孩子常見的發育問題與困擾,親子天下邀請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科羅福松醫師,親上直播開講,一一為家長們解答!
-
2018-10 作者:親子天下影音中心團隊
「孩子這樣會太矮嗎?」「孩子身高長不高,需要打針或照骨齡嗎?」種種關於小孩身高體重的疑問,親子天下邀請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科知名醫師羅福松替家長解惑!
-
2018-10 作者:親子天下影音團隊
「小孩挑食、怎麼長肉長高?」「糖分會讓小孩長不高嗎?」親子天下搜羅爸媽最關心的小孩飲食問題,交由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科羅福松醫師,提供家長最專業、實用的建議!
-
2018-09 作者:李佩璇
爸媽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能「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孩子的身高較同齡孩子更早快速抽高,可能是青春期提早報到的訊號,可能意味孩子還能再長高的時間少了。
-
2018-07 作者:梁莉芳
傳統觀念「男兒有淚不輕彈」,讓愛哭這個特質不容於男孩群體中,男孩大多不被鼓勵表達情感。現下社會性暴力、情殺事件頻傳,我們煩惱著該怎麼教導女兒保護自己,卻很少有人問,這些男人或男孩怎麼了?這樣的暴力,是否反映男性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壓抑,以及沒有獲得滿足的...
-
2018-01 作者:盧星華
不少媽媽們對於小男嬰或小男孩頻頻抓住自己的性器感到困擾,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孩子會「吃手手、吃腳腳」,是探索身體、發展自己的認知,男寶寶時常動手抓自己的小雞雞,也可視為自我探索的一部分,在沒有造成傷害的前提下,其實父母可以忽略,不用特別關注。
-
2018-01 作者:盧星華
發現孩子的蛋蛋不見,父母們一定超級緊張,難道是「隱睪症」?臺北榮總泌尿部科主任盧星華表示,要區分孩子到底是「隱睪症」,還是因為「伸縮性睪丸」才會讓蛋蛋消失,可以在早上孩子剛從被窩離開,或泡完熱水澡時這樣檢查。
-
2018-01 作者:王嘉琪
幼兒的性好奇,主要是對自己、他人身體器官的探索與好奇,保持輕鬆的心,以孩子具備的知識給予適切的回答,並先種下「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身體」的重要觀念。
-
2017-10 作者:駱慧雯
現撈海鮮比冷凍海鮮更營養嗎?聽說海鮮膽固醇很高不能多吃?關於海鮮的5個迷思,營養師一一破解。
-
2017-06
小劉醫師相信,父母比起對性避而不談,坦承談論並傳播正確知識,更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因此她親自製作純手工九宮格的翻翻書,內容為父母是如何從性交到寶寶懷孕出生的過程繪圖。分享後引起諸多迴響,小劉醫師將許多網友的問題,以及這段期間演講的心得整理出十大Q&A,...
-
2017-06 作者:張瀞文
對於性的好奇和慾望,與生俱來。聰明父母如何回應孩子的問題,給予健康的性教育和觀念?
-
2017-05 作者:黃曼瑩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人皆有之,就怕孩子太瘦、太矮,於是孩子才剛小學,就開始拼命進補,甚至飲食不控制,結果孩子的確長的既肥胖、身高又高。但是,父母先別太高興,因為小時候肥胖不是福氣,卻可能提早性早熟;小時候「高人一等」,長大後卻可能比別人矮...
-
2017-03 作者:美國兒科學會
近年來, 有大量媒體關注MMR疫苗和自閉症之間的關聯,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這兩者沒有關係。之所以存在著困惑是因為自閉症被診斷出的年齡往往在兒童接種MMR疫苗左右,因此得出的錯誤結論認為疫苗在某方種導致自閉症。
-
2017-03 作者:陳木榮(柚子醫師)
身高大部分的控制因素還是在於遺傳,也就是取決於爸爸媽媽的身高。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若能配合正確的睡眠、飲食與運動,再加上合格中醫生評估後開立的轉骨方,多管齊下,對於孩子的身高才能更加有幫助。
-
2016-12 作者:張益勤
現在小孩發育得好,青春期已經不是國中以後的事,多數發生在女生8歲以後、男生9歲以後。但是也有些小孩的青春期來得更早,符合醫學上「性早熟」的定義,讓家長擔心影響身高,想要施打柳菩林救身高。但是醫師提醒,在施打前務必先到醫學中心級的醫院進一步評估。
-
2016-10 作者:黃曉彤
一個小生命的開始,需要精子和卵子結合而來。當面臨生不出小孩的困擾時,大多數人都會把矛頭指向女性,其實這觀念是不正確的。造成不孕的原因不一定是女性,現今男性不孕症的盛行率也越來越高了!
-
2016-10 作者:張益勤、李佩璇
台中榮總研究發現,有13%的兒童身材矮小是可以治療的。收到孩子身高不足轉介通知單的家長別擔心,正確就醫,掌握15歲前黃金治療期,有機會回到正常身高。
-
2016-08 作者:黃璟隆/總策劃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孩子在青春期常會面臨許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擾,【請問長庚醫生】青春期重點守護100+書中,針對男孩、女孩在青春期不同的性徵發展,以及腦部發展、心理變化等進行介紹,讓家長陪伴孩子順利走過這段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