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身為過動兒家長,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根據多年的照護經驗與調查研究,發現過動症與過敏、貧血和血清素偏低等因素密切相關。她接受「研之有物」訪問提及,若孩子有過動症狀,除了尋求兒童精神科幫助,也可從飲食、治療過敏等方向輔助。
-
2019-12 作者:台灣三星電子
數位時代來臨,如何陪伴孩子以行動學習展開探究、培養他們跨域的能力?星美好在地公益計畫,邀請在科技創新教學上有豐富經驗的李美惠老師與藍偉瑩 老師,透過工作坊幫助老師們充實知能,為孩子創造不一樣的學習。
-
2019-12 作者:鄭宇庭(有限責任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理事主席)
評審們一致相信,閱讀感受與學習,仍然是為兒童與青少年選書的唯一方向。決選會議中,五位評審針對每一部作品仔細發言、討論,入圍作品每每被拿起又放下,討論的節奏緊湊且高張力,隨時都有精彩發言在會議中出現。綜觀全局,評審個人的偏好擅長與評審標準間的權衡,取決點...
-
2019-11 作者:聯合文創
年底假期多,從跨完年接著不久小朋友們就要放寒假,爸媽想好要帶孩子去哪放電了嗎?其實放假不一定要花大錢出國,選擇寓教於樂的展覽,經由讓孩子從體驗中主動學習,也能讓寒假過得很充實!
-
2019-11 作者:吳念真
青少年憂鬱與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當你的孩子或是親友陷入憂鬱困境,該如何面對?「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知名導演吳念真在《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新書推薦序中寫道。以自身曾陷入憂鬱症的經歷,說出「理解」的重要:是為了...
-
2019-11 作者:陳盈螢
國文課讀古文、背註釋、記題解,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好厭世。有趣的是,這兩年書市上出現多本解構古文的書籍,撰書作者多半都有文史專業背景,卻幾乎本本熱賣暢銷,如《崩壞國文》、《讀古文撞到鄉民》、《厭世廢文觀止》等。開古聖先賢玩笑大受歡迎,背後啟示是什麼?
-
2019-11 作者:黃敦晴
關於孩子上網、使用電子產品,還只停留在一天不能超過多久的考量嗎?美國調查發現,孩子們在數位世界裡的行為,完全顛覆大人想像,而且大人幾乎失去掌控,父母得破除舊迷思,換上全新的數位教養觀。
-
2019-11 作者:黃敦晴
眾所周知,孩子過度使用社群網路,可能會導致焦慮、甚至憂鬱。但是有一群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師卻發現,對抗孩童、青少年焦慮的最新療法,就是讓他們多使用社群平台,而且效果令人滿意。這是什麼道理?
-
2019-11 作者:親子天下故事有聲書APP
隨風飄揚的魔鏡碎片掉進了凱伊的眼睛裡,讓凱伊整個人都變了,她不僅變得冷酷,更失去了身體所有的感受,到底凱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親子天下故事有聲書APP告訴你!
-
2019-11 作者:海可.法樂
生命本沒有標準答案,原來人生的大事,都在生活小事裡,當你能重新看見點點美好,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作者海可‧法樂(Heike Faller)曾任德國《時代週刊》編輯,看到可愛的姪女出生,而有了創作的念頭。他想送姪女一個禮物,讓她明白即將擁有怎樣的一生。
-
2019-10 作者:許瓊心、孫秀惠
「我哭的話,安慰不了家屬,」在時常要經歷孩子死亡陰影的新生兒病房,兒科醫師許瓊心選擇當一個堅定的陪伴者。這樣的堅毅與忍耐力,來自於34年前,失去年幼愛女的大痛。
-
2019-10 作者:陳雅慧
眼見為真的時代已經過去。思辨力和批判閱讀能力,是數位原住民在網路上求生存的關鍵能力,重視多元觀點、愛閱讀、常思考,才能判斷訊息真偽。
-
2019-10 作者:陳雅慧
《親子天下》以全台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媒體素養調查,總結出年輕世代媒體素養的3個隱憂。究竟台灣中學生的媒體素養現況如何?請看《親子天下》的完整報導,與總編輯陳雅慧給父母老師的具體建議。
-
2019-10 作者:胡元輝
事實查核永遠在假訊息出現之後。台灣第一個國際認證的事實查核中心諮詢委員胡元輝呼籲,更重要的是全民共同培養媒體素養,練就假訊息防身術,才是杜絕假訊息的最好方法。
-
2019-10 作者:方君竹
在拍攝新聞實驗室「記者真心話」系列影片後爆紅的台大學生方君竹,以幽默、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家剖析台灣媒體困境,在談論假新聞現象時,他也提出自己的觀察以及辨假的方式,進而點出媒體素養之於社會的重要性。
-
2019-10 作者:楊孟軒
以網路劇《越界》走紅,范少勳今年更以電影《下半場》入圍金馬獎新演員,在現正播出的《通靈少女2》擔綱男主角。他開過Uber、當過精品保全,曾有穩定薪水與休假,但他從未放棄「第一個這麼深切想完成的事」。是誰讓曾經打架翹課、霸凌同學的問題學生,找到表演夢、拚...
-
2019-10 作者:野上優佳子
想要親手準備便當給孩子,但工作回家已經很晚、早上起床又趕時間,如何省時料理,想必是家長們的共同煩惱。日本知名便當達人野上優佳子分享她如何「20分鐘完成全家5便當」的縮時料理訣竅,讓料理不再兵荒馬亂。
-
2019-10 作者:野上優佳子
孩子校外教學的便當怎麼帶?除了菜色,讓孩子方便用手拿著吃更是重點。日本知名便當達人野上優佳子精選自己的招牌菜單,提供家長只要20分鐘、一個平底鍋即可完成的遠足便當食譜。
-
2019-10 作者:曾多聞
為什麼少年比成人更容易焦慮及憂鬱呢?雖然他們的負擔不會比成人大,但是他們的心智也還沒有成熟,不容易看得長遠,面對同樣的壞消息,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感到沮喪。專家提出6個方法,談談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孩子在陰霾中看見曙光。
-
2019-10 作者:©LINE Taiwan
真假難辨的訊息,在手機、網路世界裡氾濫傳遞,假新聞已不是新鮮事,但如何培養孩子成為能辨別真偽訊息、獨立思考的數位公民,則是需要父母與老師高度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