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 作者:蔡康永
我們大部分的人,從小活在爸媽對我們的期望之下,但,一生很短,能完成的事情很有限。爸媽對你的期望,跟你自己的願望,不可能統統都完成,必須要按輕重緩急來分配自己的心力。
-
2019-09 作者:黃敦晴
家長間最普遍的話題之一,就是討論老師好不好。遇到類似「八字不合」的老師時,更容易聽到漫天八卦,引發自己跟孩子的擔心焦慮。怎麼判斷孩子是否遇到了合適的老師?覺得老師「怪怪」的時候,該怎麼處理?
-
2019-09 作者:黃敦晴
新學期新希望,也會帶來新的壓力。面對青少年的焦慮,美國學校啟動「心理健康假」,希望孩子勇敢說出心中的不舒服,並勇於求救。心理健康假跟病假有何不同?如果沒有心理健康假,又該怎麼當孩子的心理健康偵探?
-
2019-04 作者:王意中
過度焦慮很容易壞了孩子的表現,不管是社交、上台表演...等需要與他人互動的場合,王意中心理師提醒,要克服孩子上台的恐懼,首先家長要陪伴孩子解除他的過度聯想。
-
2019-04 作者:黃敦晴
職場媽媽總是一根蠟燭兩頭燒,聽女強人們說什麼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法寶,常常也很不真實,不是要用錢換服務,就是要苦了孩子。其實,小資媽媽也可以跟一些務實的CEO媽媽,用小確幸練就更好的自己。學起來當成送自己的母親節禮物吧!
-
2018-09 作者:陳木榮(柚子醫師)
拉肚子是孩子常會出現的症狀,當遇到孩子拉肚子時,柚子醫師寫出幾個最重要的處理方法製成圖片,讓爸爸媽媽不但可以列印收藏,也能存在手機裡以備不時之需。
-
2018-09 作者:黃敦晴
開學了,開始有人頭痛、肚子痛,想請病假或到健康中心求救,但就是找不到病因。別懷疑,這時候,有可能是壓力或焦慮引發的心理問題,在美國,連學校、校護也開始提高警覺與專業,一起幫助孩子。
-
2018-09 作者:戴卓玫
心愛的寵物就像家人,生病了也要看醫生,那麼獸醫怎麼為「動物病患」看病呢?從日常餵食與照料,到醫療照顧與看診,以及年老安養都完善介紹,讓孩子不只體驗一日獸醫,更建立尊重生命的觀念。
-
2018-07 作者:李佩璇
目前腸病毒疫情持續下降,但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生,疾病管制署呼籲,回家或吃東西前需確實洗手。孕婦、產婦及照顧者應留意個人衛生及嬰幼兒健康狀況,以降低感染風險。
-
2018-07 作者:李佩璇、張益勤
「媽媽,我的耳朵好痛喔!」當孩子說喉嚨痛、耳朵不舒服時,大部分家長會猜想孩子感冒了。但是除了生病之外,異物跑進鼻子、耳朵,吞到肚子裡也可能有類似症狀。遇到孩子身體吞食、卡住異物時,該如何判斷和處置,才能避免造成更大傷害?
-
2018-06 作者:丘引
孩子該有的能力,是從生活小事而來的。資深媽媽丘引兼作家在《叛逆是轉大人的開始》書中提醒:家有青少年,父母有幾項「禁忌」最好不要去碰,其中一項就是「代勞」。父母代勞的結果,不但讓自己更累,也會影響青少年對自己的肯定與認同,得不償失。
-
2018-02 作者:張益勤
過年是家庭團聚的時刻,但是小孩生病不分時節,尤其幼兒免疫力較弱,反因春節頻繁的接觸人群,增加感染罹病風險。《親子天下》訪問兒科、牙醫、急診專科醫師,整理出兒童在過年期間最常跑急診的狀況,提醒家長留意與應變。
-
2018-02 作者:基隆游太太(Echo)
和另一半出遊,很難沒有意見相左或是爭執的時候,遇到走錯路、票價貴卻又不小心遭竊的事情,真的很容易失去耐心。試著把眼光放在那些令人驚奇的事物上吧,日後想起來都是你們共有的回憶呢!
-
2018-01 作者:邱紹雯
當你看到嬰幼兒大便中出現上一餐吃下肚的蔬菜殘渣時,別以為是腸胃道無法消化與吸收,要把所有食物都打成泥。隨寶寶成長,適當加入需咀嚼的固體食物,才能幫助口腔咀嚼功能發展。
-
2017-12 作者:MamiBuy編輯部
食藥署今天公布,台灣佳格、友華、端強3廠商可能有進口法國問題奶粉。而友華生技公司表示,目前確認貝比卡兒HA3水解蛋白幼兒配方1500罐流入市面,檢驗結果雖無任何感染問題,但以做預防性的下架動作,疑有問題批號為「17c0012657」,有效日期2019年...
-
2017-12 作者:東森超視
旅行所導致的水土不服、副食品沒吃好,這些大人未必有注意到的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導致小孩過敏的元兇!
-
2017-10 作者:駱慧雯
許多研究都證實吃糖對身體有害,國家衛生機關也呼籲家長少給孩子吃糖。不過醫師指出,對罹患「酮性低血糖症」的小朋友來說,若平時不給糖吃,長期下來恐影響腦部發育。
-
2017-09 作者:張慧慈
張慧慈,七年級生,生長在重男輕女的貧戶,母親為了她,偷偷藏書在衣櫃裡。這是一個藍領階級女兒的脫貧故事,也道盡了年輕世代翻轉的努力和困境,不悲情、不控訴,但也不一定勵志,畢竟知識、教育改變得了人生,未必拯救得了人生。
-
2017-09 作者:張益勤
兒童日間頻尿症好發於4-6歲的兒童,這些小孩因為生活壓力,造成日間頻尿,其中一個壓力源便是開學。兒童日間頻尿症的小孩只有白天頻跑廁所,晚上不會尿床,而且身體檢查無異常,卻經常與泌尿道感染或是兒童糖尿病混淆。
-
2017-05 作者:可可媽
就在這個周末,國中會考即將登場,對許多家庭來說,首度面臨孩子人生中,頭一次的大型考試,家長心中充滿焦慮感是在所難免。九年級學生,15歲半大不小的孩子,到底該不該陪考?父母該為孩子準備哪些「陪考聖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