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 作者:邱紹雯
當你看到嬰幼兒大便中出現上一餐吃下肚的蔬菜殘渣時,別以為是腸胃道無法消化與吸收,要把所有食物都打成泥。隨寶寶成長,適當加入需咀嚼的固體食物,才能幫助口腔咀嚼功能發展。
-
2016-11 作者:張益勤
好發於青少年的克隆氏症,台中榮總也有四歲的患者。這種腸道疾病的初期症狀經常與腸胃炎混淆,但是一般腸胃炎最多腹瀉1至2週,若是超過就要提高警覺。
-
2016-09 作者:引用自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
「柚」見中秋!中秋前,柚子、月餅頻頻出籠,不斷誘惑我們的嗅神經,連動著體內的飢餓感受器,讓人毫無扺抗能力的盡情大吃大喝。結果熱量破表,使得堅持已久的體脂攻防戰,已經「破功」!近來網路傳聞:「飯前吃半顆柚子能減重」,是真的嗎?
-
2016-01 作者:引用自《華人育兒百科》,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醫師
許多家長在認為孩子成長得較慢、食慾不好或者有偏食情形時,常會考慮購買營養補充品,希望能彌補飲食的不足。事實上,多篇研究結果都指出,對於多數健康的孩子來說,多樣化而種類均衡的各種天然食物,就足以提供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來源。
-
2015-12 作者:衛允琳
嬰幼兒腸胃的病徵十分多樣化,身為小兒腸胃科醫師,趙舜卿致力推廣正確觀念,提醒爸媽「大便顏色卡」的重要,多觀察,守護寶寶腸胃道健康。
-
2015-08 作者:張靜慧
企業家出書,談的不是成功之道,卻苦口婆心勸人好好睡覺?
-
2015-06 作者:引用自《真食育:主婦聯盟媽媽們的14堂食物教養課》│姜盈如
家庭主婦是很神聖的行業。除了保護家人,還能用消費發揮力量。改變現狀必須要靠一群人,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思考,然後改變自己的習慣。
-
2014-09 作者:李宇欣
父母都很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發展情況,太胖、太瘦、太高或太矮,都會讓父母緊張。 掌握「自己跟自己比」的原則,只要在同一條曲線上、維持正常成長,就不用太擔心。
-
2014-03 作者:陳珮雯,鍾碧芳
零食中的糖分會讓血糖變化劇烈,導致孩子出現躁動、注意力不佳的現象,而人工色素更是導致過動的元凶。
-
2013-12 作者:引用自《鈞媽的快樂育兒經》│鈞媽
食物泥雖然營養均衡,飽足感卻不足,長胖的速度也較慢,活動力或食量較大的寶寶建議在恰當的月齡轉換成粥。
-
2012-10 作者:夏凡玉
「登高解秋鬱」,寒露一到天氣涼爽,適合登高望遠、舒展筋絡。霜降之後,吃對吃好,配合內運外動,提升冬季抗寒能力。
-
2010-11 作者:陳念怡 整理
吃對食物彷彿幫寶寶打造一層防護罩。孩子發燒、腹瀉、喉嚨痛、異位性皮膚炎、氣喘該吃什麼?
-
2009-07 作者:張瀞文 採訪整理
「我家小孩不愛吃飯!」這是許多父母的難題。內湖社區保母聯誼會講師、擁有十七年保母經驗的現職保母欒葉真,針對孩子對吃飯不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下列10個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