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 作者:黃怡菁
在台灣幼教界推動華德福教育已逾20年的慈心華德福幼兒園,不獨重知識技能、不強調學習成效,反而帶著孩子踩泥巴、在草地上嬉戲。這套「慢」成長哲學,不僅受到許多嚮往實驗教育家長的喜愛,更吸引許多教育工作者前來學習,希望把這樣的教育理念,帶回自己的教學現場中。
-
2019-06 作者:曾多聞
暑假期間,家長們有什麼計畫呢?專家建議家有幼兒的家長,暑假期間,正是時候讓孩子好好自由遊戲。
-
2019-04 作者:親子天下社群中心 王子寧
假日不想宅在家,可是剛好碰到雨天攪局,該怎麼辦呢?別擔心!《親子天下》挑選了5處適合親子一起去遊玩的室內樂園,而且只要搭捷運就能抵達,交通十分便利,不僅不必擔心下雨的問題,也不必煩惱假日出門最艱難的「停車」問題,爸媽還能趁著搭車的過程,和孩子一起享受放...
-
2019-04 作者:邱紹雯
能與家長間建立如何信任的關係並不容易,為凝聚家長們的力量,成立家長社團「磊新樂團」,不僅是對園方的監督,也是最好的支持系統。
-
2019-02 作者:黃敦晴
很少家庭不買益智玩具。從傳統的益智玩具到現代的APP,都訴求協助孩子學習與腦力開發。但如果只把益智玩具直接丟給孩子自己玩,就一點都不益智了。怎麼讓益智玩具真的發揮益智效果?父母扮演關鍵角色。
-
2018-12 作者:廖笙光
孩子在創作作品時,遇到困難常會有情緒失控或想放棄的情形,因為他可能是手指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或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此時需要爸媽耐心的陪伴,而不是督促或責備。
-
2018-11 作者:楊若晨
從國外蔓延到台灣的「街道遊戲」,對孩子的好處是什麼,該怎麼利用現有的素材上街玩?這次邀請到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OT莉莉,分享如何在街上玩出大能力。
-
2018-11 作者:楊若晨、張雅琳
還記得小時候在巷內與鄰居玩伴一起畫地板跳格子玩橡皮筋跳繩,或是騎著腳踏車在街道穿梭追逐。現在,當公園及綠地都變成一棟棟的高樓大廈,我們的孩子該去哪裡玩耍呢?
-
2018-11 作者:張雅琳、李玉華、陳珮雯
國外興盛多年的街道遊戲,把路讓出來幾個小時,就可以讓孩子有多一些玩的空間,那麼,街道遊戲到底在玩什麼、怎麼玩,各國又有什麼不同呢?
-
2018-08 作者:林胤斈
「課業」也是小孩和大人兩代的共同煩惱,但孩子擔憂的是考不好被處罰、被安排太多才藝課、功課太多寫不完等,家長卻期待「孩子更進步」......
-
2018-08 作者:張有敬
「遊戲」是幼兒發展重要的啟蒙,也是學習的重要過程,雖然現今坊間有許多幼兒感統發展的相關課程,但其實有一些小遊戲,即使在家裡也能玩得非常盡興!
-
2018-07 作者:邱紹雯
你是那種每到放假,就會努力安排各種活動,怕孩子無聊的家長嗎?不妨換個方式,讓假期多留點空白、少點干涉,讓孩子多點自由遊戲的時光,讓他們自在做自己。
-
2018-07 作者:邱紹雯
當孩子專注投入遊戲時,經常會出現幾種干擾自由遊戲的大人,檢視看看,你是不是其中某種類型的大人?
-
2018-07 作者:邱紹雯
在幼兒教具銷售通路,經常可見注音認讀卡、注音描寫本,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也把教不教注音納入考量,最大憂慮是擔心孩子沒先學注音,上小學會很辛苦,究竟注音早學、晚學對孩子影響為何?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
2018-03 作者:陳雅慧
華德福教育的哲學基礎來自哲學和神學者魯道夫史坦納的人智學,強調是探究人類本質的智慧之學。人智學相信教育的過程,是要幫助所有人開發自己的使命和潛能,目的是滋養人性,不是培養人力。
-
2018-02 作者:邱紹雯
特色公園正夯,但遊具比較有挑戰度,孩子不敢玩怎麼辦?家有小小孩適合帶去特色公園嗎?孩子霸占遊具怎麼辦?幾個常見的狀況題,教家長如何理解與應對。
-
2017-09 作者:許家齊
孩子在公園玩,看起來好像沒在動腦,其實大腦卻一直在運作。例如是大型坡道的溜滑梯,他必須使用全身的力量來「協調」,進而「控制」身體力量來滑、煞、停。
-
2017-04 作者:張瀞文
我們總認為與人衝突是不好的,應該要盡快平息。但是在笛飛兒教室裡,卻被視為珍貴的學習機會。
-
2017-03 作者:陳秀如
這是一所,大樹長在教室裡、室內戶外抬頭都可以看得到天空、可以用溜滑梯滑進教室的夢幻幼兒園。不只是爸爸媽媽,為什麼連中學生都嚮往這樣的學校呢?
-
2016-09 作者:邱紹雯
沒有3C與聲光娛樂效果的玩具、沒有塑膠製品、沒有卡通圖案,華德福幼兒教育主張給孩子們最原始、自然的素材遊戲,對應於孩子們所認識的真實世界,以發揮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