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臺北市就業服務處廣告
小汝(化名)於大學企管系畢業後即投入職場,在金融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近9年,後續因結婚生子而離開職場,全心投入於家庭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汝的大女兒10歲、小女兒5歲,小汝也離開職場將近10年,年齡邁入42歲,二個小孩年紀較大後家庭照顧的負擔雖然減輕,但...
-
2019-12 作者:孫明儀
我在工作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寶哭鬧耍脾氣,拒絕在場的爸爸抱他,執意要找媽媽安撫。偏偏媽媽那時要照顧小寶寶,無法及時滿足大寶的需求,於是,大寶哭得歇斯底里難以受控,一旁是分身乏術的媽媽,和情緒挫折的爸爸。
-
2019-12 作者:賴芳玉
健康的手足經驗,將使孩子長大後,能夠冷靜地不陷入競爭議題,認同自我價值,進而建構良好的親密、人際與職場關係。
-
2019-12 作者:JT
《82年生的金智英》五句經典台詞,因為太熟悉,熟悉的讓人以為這一切都沒問題。(內有小雷,斟酌觀看)
-
2019-12 作者: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
這堂民主素養的重要課程,不管孩子的年齡多小,都該好好向他們解說。因為,選舉不單單是「政治」,更是「生活」。如果不知道該如何和小孩討論和說明,或許可以透過共讀以下這些繪本,一起思考、分享彼此的觀點和看法,從中慢慢學習和建立比較明確完整的選舉概念。
-
2019-12 作者:諾拉.麥肯納利
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面對,我們心愛的人總有一天會離去。當失去重要的他們,我們真的會好起來嗎?為什麼過了這麼久,心上的傷還是那麼痛?
-
2019-12 作者:諾拉.麥肯納利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面臨過這樣的經驗,最好的朋友爸爸意外走了,女朋友養了10年的小狗過世。你想為他們做些什麼、說些安慰的話,卻句句踩雷。或許,他們最需要的,只是知道「你一直都在」。
-
2019-12 作者:黃瑽寧
不知道你有沒有拿過非洲難民照片給不吃飯的孩子看,希望他珍惜眼前這頓飯,乖乖吃下去。不過,這招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恐怕沒什麼效果。
-
2019-11 作者:李佩璇、蘇岱崙
《蝴蝶朵朵》由已故作家幸佳慧創作,是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創作之初,她就找勵馨基金會合作要結合宣導講師培訓,讓這個議題能深入台灣各角落。勵馨29日宣布募資超過444萬元超越原先目標,也規劃4大工作項目,延續幸佳慧遺願,喚起各界對「熟...
-
2019-11 作者:黃敦晴
爸爸比媽媽快樂,似乎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原因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雖然這個問題看來似乎無解,但有個真相是,爸爸若能「聽媽媽的話」,是可以讓媽媽更快樂的。
-
2019-11 作者:陳櫻慧
對幼兒來說,每件事都是初體驗,隨時都可能面對新的問題與挑戰,透過繪本引導幫孩子儲備解決各種難題的勇氣和能力。
-
2019-11 作者:鄧惠文
你是孩子眼中囉嗦的爸媽嗎?當孩子對你表達不滿,父母該如何回應?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著作的情緒繪本《媽媽變成鴨》,想告訴大人們:當孩子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他們其實也同時從一次次關係的破壞與修復中,學會處理情緒與包容。
-
2019-11 作者:李佩璇
生下來只有幾百公克、巴掌大的早產兒,在生命的道路上,格外辛苦。馬偕兒童醫院資深新生兒科醫師許瓊心,陪伴早產兒超過40年,是許多早產兒和家屬口中永遠的「許阿姨」。即便退休,她仍守護著他們,堅信每個生命都有無窮潛力。
-
2019-11 作者:Good TV【愛+好醫生】
在媽媽社團中,許多人會不經意的提到,家中某某人是扮白臉,某某人是扮黑臉云云。久而久之,大家似乎形成某種共識,就是家裡一定要有黑臉白臉的角色分工,否則教養規矩就很難維持。但真的需要這樣嗎?究竟扮演白臉或黑臉,又會帶來親子關係什麼樣的後遺症呢?
-
2019-11 作者:曾多聞
不合格的仿冒及劣質安全座椅正在滲透市場,對嬰幼兒來說可能是致命的陷阱,專家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
2019-11 作者:陳盈螢
「孩子的書屋」長期扶持台東偏鄉高關懷家庭孩子,受書屋扶持、現已是大學生的林彣諭和夥伴用在地食材研發出「酒釀洛神長頸鹿夾心餅」,在連鎖麵包店熱銷後,最近也將返鄉上架。
-
2019-11 作者:何翩翩
沒有一個人喜歡失敗的感覺,重點應該是如何引導孩子面對並接受, 而非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把她帶離現場,父母保護得了她一時,可保護不了她一世。
-
2019-11 作者:Shanni
【如果沒有人想關心地球,你怎麼敢生小孩?】一位 18 歲加拿大少女 Emma Lim 發起了「No Future No Children」運動,呼籲年輕人連署「在政府針對環境惡化提出積極行動前,我們不生孩子」。這項連署已經累積 3000 多人響應,年紀...
-
2019-11 作者:周妤靜、李宥妍、李獻儀、劉亦淳
國中生和國小生使用手機直播 App 人數快速增加中,「安安主播,請問妳今年幾歲?」「我14歲,還在念某某國中。大家可以問我青春期有關問題。」你知道孩子打開手機在做什麼嗎?愈來愈多中小學生接觸直播平台,甚至成為直播主,有什麼風險又有什麼機會?
-
2019-11 作者:林維信
教導孩子尊重他人前,大人得先獲得他們的尊重。通常,孩子的反叛,是從發現大人不想說、不能說的秘密開始的,例如:虛偽、詐騙、外遇......,他們只是不說,只是「假裝」不知道;他們厭惡虛假,卻往往比其他人更常做這些事,而大人要怎麼做,才能重新贏回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