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康橋國際學校
鐵人三項是一場體力與意志力的挑戰,身為全台鐵人密度最高的學校,康橋將持續陪伴師生共同設定目標、勇敢挑戰三鐵紀錄,培養更多擁抱未來競爭力的菁英。
-
2019-10 作者:曾多聞
環保運動家、瑞典少女桑柏格(Greta Thunberg)的言行,喚醒全世界對氣候變遷的注意,但是真正的環保運動遠比一場罷課或遊行,有更深的內涵。《兒童時代雜誌》(Time for Kids)介紹了世界各地的少年環保運動家們及他們正在做的工作,只要有心...
-
2019-10 作者:實習記者鄭宇傑
躲避球,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共同回憶,卻讓人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有部落客媽媽在網路上發起,反對這項「以打人為目標」的運動,引發熱烈回響,原來,對躲避球有慘痛回憶的人還真不少!你知道為什麼躲避球會成為國小體育課的共同項目之一?打躲避球真的隱含「暴力」,沒有其...
-
2019-10 作者:蔡康永
葡萄酒沒有標準味道,你的人生也一樣。蔡康永認為,所有事物的範本,都是拿來參考用的,不是要我們真的分毫不差的活成那個樣子,而人生,也沒有標準範本,只有適合自己的劇本。
-
2019-10 作者: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漫長暑假中,許多爸媽會安排讓孩子參加各種體能型夏令營及運動課程,除了讓暑假更好玩、維持健康,無非是為了讓孩子在課程中充分放電,晚上更容易入睡。但開學後,為了顧及學業課業、補習班、才藝課,體能課經常是被「優先排除」的選項。
-
2019-07 作者:曾多聞
澳洲一位蚵農爸爸馬特‧祖博(Matt Zurbo)用新穎的方式表現對新生女兒的愛——用365天的時間,每天為女兒寫一個故事。
-
2019-07 作者:何凱成(天下文化出版《球學 哈佛跑峰何凱成翻轉教育》)
「每個學生運動員等於做了兩份全職工作。」強調運動成為教育一環的「球學聯盟」創辦人何凱成,13歲因家庭變故,被美國姑母收養。他從不輕言放棄,憑運動熱忱與專業,幾年後便以體育全額獎學金,考上全球學生的夢幻學校哈佛大學。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卻得身負運動員...
-
2019-06 作者:李宜蓁
「放學後如果可以繼續待在學校玩,該有多好!」公立國小的課後照顧班,讓孩子在玩成功課後,能選擇想要的社團,或跟班上同學一起遊戲,有別於一上午在課堂上靜態的學習。然而也有照顧結束時間早和照護老師品質不一的問題,家長應先有心理準備。
-
2019-06 作者:親子天下媒體中心整理
小學下課了,從充滿課本和測驗的學校被帶到一樣充滿考卷的安親班。許多家長開始思考,自己的孩子是否要過這樣的童年?另類安親方式在坊間出現,「體驗生活」的新學習方式,漸漸在主流市場中走出自己的路。
-
2019-06 作者:陳素觀
閱讀不是活動,是長長久久的習慣!由鹿滿國小和林佑儒老師的密切合作,完成三小時的闖關活動。閱讀的種子得以發芽,閱讀的樂趣持續蔓延……
-
2019-05 作者:張子弘
和許多忙於工作的爸爸一樣,過去是職業軍人的許明杰,回家就是滑手機不說話,直到兒子視力和父子關係出問題,促使他重新反省「父職」,投入真正的陪伴。
-
2019-04 作者:曾多聞
孩子吵鬧時,很多家長會掏出智能手機等3C產品來,企圖安撫孩子。加拿大最新研究指出,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罹患注意力不全過動症機率愈高。
-
2019-03 作者:李京諭
打破大學科系專業的界限、改變過去單一的選才標準,交大要選出具備跨域學習等6大能力的「非型人才」,並提供41個跨域課程模組給全校學生自由搭配。
-
2019-03 作者:黃怡菁
今年2月在夏威夷舉辦的第8屆國際烏克麗麗大賽,團體組由來自台灣的卡爾親子樂團,以國樂「茶馬」技驚國際,拿下冠軍。他們樂齡平均不到7年,其中一位團員更年僅12歲,超齡的演出讓聽眾印象相當深刻。
-
2019-02 作者:陳盈螢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一般人對運動員的調侃,但是「球學聯盟」正在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由何凱成成立的球學聯盟,將成績做為學生運動員上場比賽的門檻,讓上場打球成為學習動機。他也期待成立台版的NBA,為運動員創造更豐富的價值。
-
2019-02 作者:尚恩.艾科爾
當一個團體的成員只專注於互相競爭強出頭,他們就可能兩敗俱傷;然而他們若能合作拉拔彼此,個個都會是贏家。如果我們持續教導我們的孩子要一路啄食到最高層,其實反而是限制了他們的潛能。
-
2019-01 作者:黃敦晴
網紅、直播主已成為孩子未來的職涯熱門選項之一。不只是青少年追蹤和希望成為網紅,兒童也是。不少父母不懂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網紅,更可能不知道孩子已經爆紅,面對這樣的新趨勢有哪四件事情你該先和孩子討論?
-
2019-01 作者:林怡辰
知識是為了讓生活更順利、滿足所有的好奇。世上有這麼多不同知識,怎麼可能幾本薄薄教科書全部涵蓋?只要對某個領域有興趣,就有一系列的書籍可以參考閱讀研究,就是書的價值。知識性的書籍大多有知識密度高、可以操作、圖表多、對照多,閱讀的方式也和故事不太一樣。可以...
-
2019-01 作者:林怡辰
中年級孩子是閱讀很關鍵的時期,這時千萬要注意孩子是否已經學會如何閱讀,也突破閱讀的困難,才能有利高年級的學習。以下列出常放在我教室中的熟面孔書籍,孩子不一定每種都喜歡,但各類都有,不喜歡再換另一種書籍即可。
-
2018-12 作者:松永暢史
有些父母會認為,女孩要含蓄一點比較受男生歡迎、進好公司、嫁到好人家,可是回過頭來仔細思考,現在社會氛圍真的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