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林靖軒
教室格局方正、牆壁充滿鞋印、指標燙金標楷體,是我們記憶中常見的校園風景。然而,學校不只有單單一種樣貌,當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走進學校,校園也能是美麗的打卡景點!
-
2019-11 作者:黃怡菁
不少研究皆已顯示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但對特殊兒來說,要找到適合玩樂的空間與設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近幾年台灣已吹起「共融式遊戲場」的風潮,但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特殊兒在遊戲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困境。
-
2019-10 作者:許家齊
實驗教育正夯,109學年度,新北市、台北市共有8所公辦公營國中、國小招生,本週末起將陸續舉辦家長說明會,首登場的是北市芳和實驗國中19日舉辦的家長說明會。《親子天下》整理雙北各實驗中小學招生說明會時程與資訊,供家長參考。
-
2019-10 作者: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漫長暑假中,許多爸媽會安排讓孩子參加各種體能型夏令營及運動課程,除了讓暑假更好玩、維持健康,無非是為了讓孩子在課程中充分放電,晚上更容易入睡。但開學後,為了顧及學業課業、補習班、才藝課,體能課經常是被「優先排除」的選項。
-
2019-10 作者:林媛玉
從動手做中點燃孩子的熱情,好奇心驅使他們實踐創客魂,一年一度、全台最大的創客孵化室2019MAKER PARTY即將登場,讓孩子帶著創意與夢想,展開超級實驗力,無限的可能現在就發生。
-
2019-10 作者:鄭凱云
身為新聞主播與節目主持人,工作上力求快狠準的鄭凱云,在教養孩子上則成為放緩腳步的媽媽。她採取「減法教養」,不過度施加壓力、強塞給孩子許多行程,敞開心胸、陪伴孩子體驗日常生活的豐富,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
2019-09 作者:李佩璇
如果想尋求關於自閉症、亞斯伯格的協助,不管是家長或老師,一定聽過花媽(卓惠珠)的名字。因為家有自閉症兒子,花媽長期投入泛自閉家長互助社群,如今她進一步創建系統化平台,除了泛自閉家族之外,還能幫助妥瑞、ADHD等「隱性障礙」家庭。
-
2019-09 作者:黃彥鈞(黃老斯)
大部分孩子認識自己的起點,是從父母的評價開始,許多家長希望藉由稱讚增進孩子自信心。不過,職能治療師黃彥鈞提醒:過度誇張的讚美,可能導致孩子「自我感覺良好」而不自知。如何傳遞肯定,又不會讓孩子錯估自己的能力,他提供2種方法給家長參考。
-
2019-08 作者:李姿萱
八寶粥中有成本數字,餅乾盒中有同位角。數學老師林玲誼帶學生做禮品設計,學立體圖形,自製桌遊算根號,一句「我聽懂了!」就是她教學20年最大的原動力。
-
2019-08 作者:樹木希林
日本個性派奶奶、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樹木希林面對工作、婚姻、社會、高齡等生命課題,她以「真」做為看待所有事物的觀點,率直說出自己的看法。她畢生訪談精華集結成120則人生語錄,對於家人,她說……
-
2019-07 作者:游書珣
從懷孕到養育孩子,每個媽媽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心境變化,那些心情只有當過的媽媽們最懂。詩人、藝術家游書珣在最新詩集《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一書中最後寫下這篇後記,祝福「每個母親最終是快樂的,即使帶著種種無法復原的傷」。
-
2019-06 作者:劉宗瑀
從小最害怕運動、視體育課為畏途的我,直到看到了我的孩子練習腳踏車成功、不害怕跌倒的模樣,我才發現即使運動神經差,摔跤、撞歪都沒關係!我們仍可以在孩子第一次嘗試成功時,做一個無比真誠叫好鼓掌的觀眾!
-
2019-06 作者:周信佐
周信佐從小就是會被長輩們指著鼻子說:「你這世人撿角了啦!」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在當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裡,讀不懂書、拿不到高分的他,在成人眼裡,一無可取,前途黑得不像話,他也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
2019-06 作者:諶淑婷
「與玩偶共讀,孩童將更有自動閱讀的動力!」新北市圖書館為此目地挑選了10間轄內具代表性的圖書館,於4月20日至5月11日期間舉辦多場布偶夜宿活動,利用布偶帶領小朋友進行閱讀闖關、圖書館利用教育、故事說演等遊戲,期望孩子深入認識圖書館,並對閱讀產生興趣。
-
2019-05 作者:黃怡菁
侯美花經歷未婚懷孕、倉促踏入一段自己不嚮往的婚姻後,離婚成為單親媽媽,獨立扶養兩個孩子長大。別人覺得辛苦,她卻相當樂在其中,積極開朗的態度,更意外讓她結交了一個視障男友,重新找到人生第二春。
-
2019-05 作者:飛宜得
疏忽與溺愛、過與不及,常讓孩子不敢面對挫折與挑戰,該如何呵護成長的印記、適度放手讓孩子闖,考驗現代父母的智慧。
-
2019-05 作者:許翠瑄
和孩子多說話,可以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然而,有些話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大腦發展,像是:否定句、禁止句、指令、簡短命令。
-
2019-04 作者:黃敦晴
三明治世代真的很辛苦,要養育子女,還要照顧老邁父母。面對孩子,很多人自我警惕別當「直升機父母」,面對父母,卻常常忽略態度,變成了「直升機子女」而不自知。照顧、關心父母是好事,要怎麼做才能有點黏又不太黏呢?
-
2019-04 作者:諶淑婷
每年4、5月是許多家長替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刻,在一心搶進收費便宜的公幼前,不妨先確認自己的教養理念。文字工作者諶淑婷分享過去兩年,小孩就讀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轉學的例子,儘管面臨「是否寵壞孩子」的質疑,她仍堅信:教育要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情是「每個人都值得被...
-
2019-04 作者:邱紹雯
愈來愈多雙薪父母選擇將寶寶送到托嬰中心照顧,托嬰中心裝潢乾淨明亮就能放心嗎?在選擇托嬰中心時,該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