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親子天下社群中心 王子寧
大家期待已久的MAKER PARTY登場了!各位爸爸媽媽是不是都已經蓄勢待發,準備帶著家裡的小朋友來玩呢?現場不只有超厲害的佐羅力發明展、舞台活動,還有分齡分區超過100家創客攤位及千場的手作體驗,趁著周末假日帶孩子來共玩共學吧!
-
2018-12 作者:陳怡芬
需要給孩子零用錢嗎?要給多少?這可能是很多家長們很常有的疑問。本篇文章我們特別邀請親子理財的專家陳怡芬老師,提供我們關於兒少理財一些不同的做法,讓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
-
2018-07 作者:林胤斈
教育應是弱勢家庭翻轉的最佳途徑,但許多弱勢孩子除了課業,還得幫助家中生計或照料,家扶基金會調查受扶助的孩子,這些孩子擁有的資源有限,在學習路上比起一般人更加困難。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呼籲大家一起「幫助孩子上車,上車後他們自己知道要什麼」。
-
2018-07 作者:李佩璇、張益勤
「媽媽,我的耳朵好痛喔!」當孩子說喉嚨痛、耳朵不舒服時,大部分家長會猜想孩子感冒了。但是除了生病之外,異物跑進鼻子、耳朵,吞到肚子裡也可能有類似症狀。遇到孩子身體吞食、卡住異物時,該如何判斷和處置,才能避免造成更大傷害?
-
2018-05 作者:蔡昭偉、李翠卿、蔡傑
獨子蔡傑在3歲那年被診斷罹患重度自閉症,蔡傑爸在《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一書中提到訓練兒子騎腳踏車上學的經驗,期望孩子在有限的生命裡,可以去做無限的事情。
-
2018-04 作者:李宜蓁
彰化是擁有300年歷史的古城,但也是在教育觀念上相對傳統的城市。退休國中老師王雅玲今年號召舉辦了具有國際表演水準的兒童走跳藝術祭,以街頭表演、手作市集跟課程,讓古城孩子打開視野,看見未來的無限可能。
-
2018-03 作者:羅怡君
把「保護自己」變成是另一種「能力勳章」。期望孩子能應付愈來愈複雜的各種情境,就必須從「賦能」角度給孩子積極的能力。
-
2018-03 作者:李翠卿
拍攝《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導演瞿友寧,2017年的電視作品《花甲男孩轉大人》以通俗手法描寫深厚情感,播出後大受歡迎,然而他的創作歷程並非一路順遂。少年得志後曾經歷的數年挫敗,讓他在拍攝作品的路上重新「轉大人」,而由媽媽與奶奶帶大的生命經驗,...
-
2018-02 作者:台新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還記得兒時放鞭炮、領紅包的樂趣嗎?當自己也成了發紅包的大人後,別忘了,小孩穿新衣、戴新帽吃完除夕團圓飯後,也是跟自己兒時一般滿心歡喜地期盼拿到壓歲錢。
「該怎樣處理小孩的壓歲錢呢?」相信是不少家長農曆年時的最常交流的話題,告訴孩...
-
2018-02 作者:吳佩芳整理
6日晚間花蓮發生6.0規模地震,造成多處災情,全台有感的餘震不斷,地震緊急避難包(地震包)該如何準備,又再度成為眾人所關心的議題,《親子天下》彙整內政部消防署的相關資訊,提供民眾參考,做好事前準備及災後應對。
-
2018-01 作者:羅怡君
選擇哪些內容讚美孩子,也是對孩子價值判斷的暗示;真心讚美孩子原本的樣子,而不是因為符合我們期待,才是內向孩子建立自信的關鍵原因。
-
2017-11 作者:瑪利亞基金會
成為英雄不是夢,小學生也有能力做公益!每年,瑪利亞基金會「小學生公益行動競賽」徵選出許多值得喝采的小學生公益故事,他們用熱情與行動力證明,改變世界,就從現在開始。
-
2017-11 作者:黃馨儀
2018 MAKER PARTY將打造創意城市風格,精心打造5大展區融入超過200家獨具特色攤位,手作體驗多達100種,體驗場次超過1,000場,更有雙舞台演出與親子共樂,還有超過2,000個達人學堂名額可線上立即預約。活動這麼多樣,要如何走過不錯過?...
-
2017-09 作者:曾多聞、田育瑄、陳念怡
如何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長途旅行時該如何讓小孩不感無聊?把握長高的三個關鍵爸媽掌握了嗎?答案都在本月新鮮事!
-
2017-07 作者:曾多聞
在捷運或公車上讓座給老弱婦孺是美德,但也經常引起爭議,不是每一種「需要」是肉眼看得出來的。近來美國社會裡一篇投書,探討地鐵上是否該讓位給「自己站得好好」的孩子,引起熱烈討論。
-
2017-07 作者:田育瑄
一想到要帶著孩子出遊,是否會讓做家長的你,不由自主的手忙腳亂起來呢?其實只要做好以下準備,大人小孩都不用擔心,更可以玩得開心。
-
2017-03 作者:親子天下
各位大小佐羅力迷,如果你已經買了第42集《怪傑佐羅力之恐怖超快列車》,相信你一定會覺得超值又划算!除了故事精采,從封面開始可以一路讀到最後一頁,連扉頁都不放過,作者-原裕真是太會利用空間,讓大家又讀又玩,好不過癮!
-
2016-11 作者:楊志朗
一點點關懷、一點點愛,孩子感受到被愛了、被看見了,為了讓自己更幸福更有價值,孩子開始認真閱讀。彰化縣鹿鳴國中楊志朗老師,他是閱讀典範老師、得過閱讀推手獎、Super教師獎、Power教師獎、2014年更榮獲師鐸獎,在2016《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國際...
-
2016-10 作者:曾多聞
孩子認為爸爸理所當然應該買玩具給他嗎?或者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做家事?我們都不想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華盛頓郵報》報導,新興科學「行為經濟學」可以助家長一臂之力。
-
2016-09 作者:田育瑄
沒有富爸爸,資源也有限的平凡家庭,如何培養出優秀子女,人中龍鳳?《時代》(Time)雜誌最新封面故事深入探訪9個家庭,發現這些家庭共有的六大特點,他們憑藉哪些信念,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點滴,培養出孩子贏戰未來的全方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