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張意婷整理
108課綱中有一個重點是閱讀素養,什麼是閱讀素養?家長又該如何面對這個全新名詞呢?2019年10月的【兒童閱讀診「聊」室】邀請到小大繪本館館長譚淑娟跟大家一起了解閱讀素養。
-
2019-11 作者:林靖軒
臺灣大學機械系三年級學生13人團隊,利用一整年時間,自己找學習資源、找金援,將一台完整的電動賽車從無到有誕生,他們將學校所學的機械知識化為實踐,向大人宣告夢想沒有不可能。
-
2019-11 作者:親子天下
2019 MAKER PARTY 來囉!超過100家創客攤位,千場手作體驗,更有免費主題展區與舞台活動讓爸爸媽媽與孩子共玩共學。活動這麼多樣,小編特別精選必玩五大領域,讓孩子全能發展,玩得開心,學得放心!
-
2019-11 作者: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前一晚的睡眠不但會影響隔日一整天的精神跟表現,長期來看,是否睡得飽、睡得好對學齡孩子來說,更是長高的關鍵因素之一。
-
2019-10 作者:Philips Avent
從寶寶呱呱墜地那刻起,是媽媽哺乳的起點。看著懷中的寶寶吃飽喝足、微笑睡著,是所有媽媽甜蜜而簡單的願望。現代媽媽無一不知母乳所富含的營養,也期盼哺乳跟寶寶能建立不可取代的親密連結,但母乳之路卻常是困難重重。
-
2019-10 作者:親子天下
十歲的吳比,拿下寶可夢世界大賽兒童組冠軍。為何他小小年紀能有這樣的佳績呢?除了大九歲的哥哥吳震是最佳教練,媽媽羅茵如從不強迫孩子們在功課上追第一名,她相信人生就像一場遊戲,只要孩子有興趣去玩、去嘗試,往往能無意間開出一朵美麗的花,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
-
2019-10 作者:黃敦晴
訂時限、監看社群互動、統計上網活動內容、裝過濾程式,再加上諄諄教誨……這些 3C 教養,你用了幾種?是不是兒子、女兒都一視同仁?研究發現,男孩、女孩在網路上的活動類型與風險其實很不同,男女有別的 3C 教養法,你做對了嗎?
-
2019-10 作者:張輝誠(學思達教學創始人)
洋蔥數學最厲害的是:把每一個知識點的脈絡因果,解釋的極為清晰,並且透過動畫形式,把抽象概念變具體;把沒有邏輯變有邏輯;把片段變完整;把容易被省略掉的,還原成整體條理清晰的!
-
2019-10 作者:MAKER PARTY創客小編
一年一度全台最盛大的親子動手做盛典即將登場,今年邁入第六屆的MAKER PARTY,一連三天準備了50場創客工作坊,體驗內容五花八門,從小小孩的紙藝機關,到手作「會動」的玩具,90分鐘就能讓孩子從動手創造中找尋樂趣、發揮創意!
-
2019-10 作者:游昊耘
家長都會擔心孩子電動打上癮,但家裡出了寶可夢世界冠軍的媽媽羅茵如卻不打算把「孩子太愛玩遊戲」當成煩惱。她從遊戲中發現兒子英文變好、碰上挫折沒那麼難過,原來遊戲也可以是快樂學習的一種方式。
-
2019-09 作者:黃彥鈞(黃老斯)
「如果你念書有打電動一半認真就好了。」「怎麼連這種題目都不會?」連假期間,最是考驗親子關係,也請爸媽們留意親子對話的方式。職能治療師黃彥鈞提醒,慣用的「嗆聲」式激將法,並非適合所有孩子,小心激勵不成,反而激化親子對立。
-
2019-09 作者:梁惠明
和李李仁攜手相伴,相知相惜走過14年婚姻之路,陶晶瑩說:「婚姻就像遇上多少大怪物的電玩遊戲。如果你在這遊戲裡是快樂的,你就有動力關關難過關關過!」
-
2019-08 作者:林竹芸
為慶祝建國百年,芬蘭人選擇費時二十年,在首都赫爾辛基打造一間圖書館,匯集眾人意見的多功能空間,重新定義了資源共享。
-
2019-08 作者:親子天下社群中心 王子寧
通常想到設計展,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適合對藝術、設計有興趣的人看,但,小編最近發現了一個暗藏了許多童趣與小巧思的設計展,如果帶小朋友來看,或許會從許多不同的小細節中,產生驚奇發現!
-
2019-08 作者:賓靜蓀
備審資料一定要花大錢、做得很花俏?學測成績不高就上不了好大學?今年以四十八級分上交大資工的韋詠祥,用備審資料展現專長,打破一般人的迷思。
-
2019-08 作者:徐煊博
在未來的世界,程式教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果能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體驗這個專業知識,而最終如果遊戲的過程能夠成為他的興趣,那便是為他未來的程式學習之路打下了好的地基。但就算沒有成為興趣也沒關係,最起碼孩子也跟家人起玩了一個開心的遊戲並留下了美好回憶。
-
2019-08 作者:魏瑋志(澤爸)
『邏輯思維』看起來很複雜,其實說白話,就是從「遇到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與歸納出每條可能的路徑」、「找出最佳路徑」、「問題解決」的過程。想一想~這是不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狀況時的思考模式是相同的呢!所以,並不是當工程師才需要邏輯思維的...
-
2019-08 作者:Good TV【愛+好醫生】
考試失常,常常是因為孩子在壓力下找不到抒解情緒的方法,所以無法平常心應對考試、發揮真正的實力,本期【愛+好醫生】透過專家們的分析,發現要培養孩子臨危不亂的能力,可以從兩大面向討論,快來看看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吧~
-
2019-08 作者:黃敦晴
擔心孩子過度上網,因此傷害眼睛、思考鈍化、被霸凌、變憂鬱、接觸不合適的內容嗎?更嚴重的是,孩子在數位裝置上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否開著瀏覽器,都已經自動交出自己的個資、喜好、人際關係與行為模式。當上網已經變成無法避免的日常,教導孩子怎麼預防「個資風暴」,比...
-
2019-07 作者:清野雅子,岡山惠實
給孩子給體驗錯誤的機會,能讓孩子從結果中學習成長,父母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需要勇氣,但也能藉此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