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 作者:鄧惠文
許多父母把對孩子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有些時候可能落入「以孩子為藉口」而不自知,需要覺察與解開。
-
2018-04 作者:陳珮雯
過去我們在線性升學的路上,並不強調學以致用。但有了孩子後,情感上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適性」發展,卻在低頭看見孩子的考卷時,不由自主的被分數制約……
-
2017-12 作者:李宜蓁
今年39歲的全職媽媽鄭淑慧全心投入媽媽角色十幾年,乖巧有禮的大女兒竟在青春期時完全變了一個人,鄭淑慧束手無策、沮喪挫折到極點。在一次演講中她恍然大悟,原來問題癥結不在女兒,而在自己身上,她開始找回從小的手作夢想,找回自己名字以後,竟因此改善了家庭氣氛....
-
2017-09 作者:柯琳‧歐葛蕾迪
妳是家有女孩的媽媽嗎?或許有一天妳也會遇到,那個說「我最愛媽媽了」的女孩,去哪裡了?前一刻她還跟妳講心事,下一秒就轉頭不理妳…父母要知道,情緒化表現是女兒與生俱來的。這世上沒有完美的母親,也沒有完美的女兒,作家柯琳‧歐葛蕾迪提醒,當母親只能從女兒尋求肯...
-
2017-08 作者:曾多聞
因為一本暢銷書的影響,「極簡主義教養法」(Mininalist Parenting)開始在美國的爸爸媽媽們之間流行。一位親職專欄作家決定嘗試一週,發現這為她的育兒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
-
2017-08 作者:李宜蓁
TVBS主播鄭凱云是每天跟時間賽跑的新聞人,也是家有6歲兒子的單親媽媽。無論她上班或下班,時間都格外珍貴而緊迫,她總是拿出常年跑新聞的韌性與高效率理性應對。
-
2016-08 作者:田育瑄
教養上媽媽常容易過度焦慮,爸爸則是覺得夠好就好,媽媽要開心,其實應該學習實踐「行為像媽媽,思維像爸爸」的教養模式。
-
2015-08 作者:蘇岱崙
你是否聽過好多身邊朋友,參加過親子的揪團露營或是共學共玩的活動?你也想帶著孩子一起試試看嗎?本文帶你找到適合的團體。
-
2015-07 作者:李宜蓁
疲憊的你,總是無法放下「全能女王」的焦慮?何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讓爸爸參與家庭的分工,別讓另一半成為「被荒廢」的成員。
-
2015-07 作者:王曉晴
曾任職於美國Google總部,現在是擁有50位員工的創業老闆,張瑜珊的人生故事令許多媽媽嚮往。面對自我與教養等議題,張瑜珊認為,只要秉持信念,每個人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精采故事。
-
2015-03 作者:陳念怡
美國「Scary Mommy」網站傳授過來人媽媽生存術,教媽媽「偶爾便宜行事,可帶來心靈的餘裕」6撇步。
-
2015-02 作者: MamiBuy編輯部
當孩子越大,精力旺盛、表達能力也越好的時候,趕上床睡覺反而成了困難的事? 或許每家都有讓寶貝自行入睡的睡前儀式,但來自美國波士頓的4歲小女孩Roozle,竟然是靠「睡前畫畫」,Casey媽媽連哄都不用,到底怎麼回事?
-
2014-11 作者:王曉晴
夫妻談錢很尷尬嗎?夫妻為了錢鬧得不可開交,才更尷尬。專家建議,夫妻應該趁著相愛時,好好討論怎麼用錢,等到彼此兩相厭,想再談錢,一定不歡而散。
-
2014-11 作者:王曉晴
知名財經主持人陳斐娟從父母的經驗,鑽研出一套阿娟理財術。只要掌握觀念,用對方法,B+媽媽不僅能輕鬆理財,更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家庭氣氛。
-
2014-06 作者:MamiBuy 媽咪拜
有了孩子後,你的理智線也斷了嗎? 孩子越大越皮,一開始還會忍耐再忍耐,但做出危險動作時,真的很難不發飆,有時還蹦出一句「媽媽我愛你」、「媽媽不要生氣喔!」搞得自己罪惡感也很深?
-
2014-03 作者:Samantha
看著自己的媽媽愛我的女兒如同愛我一樣,看著她抱著她們四個在懷裡的那份滿足和笑容,就在這一刻我體會到當女兒和媽媽的幸福!我相信這三代同堂的愛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
2014-03 作者:小Q媽咪
「媽咪,要對自己好一點!」很想問到底我是對自己哪裡不好了呀,從前看別人升格當媽之後,除了手上多抱個baby之外,整個人就好像是被外星人捉去,進行了一場徹底的大改造似的。
-
2014-03 作者:張黛眉
你擔心上班會錯過孩子成長,卻又害怕在家帶孩子會失去自我嗎?別怕,方法對了就能兩者兼顧,先做一個簡單的測驗,看看你適合哪種角色。